探测响应(Probe Response)
当接入点(AP)接收到站点(STA)发起的探测请求(Probe Request)后,会竞争信道并发送一个
探测响应帧,其中包含站点必须支持的基本服务集(BSS)信息。探测响应是一个单播帧,其目标地址(DA)为发起探测请求的站点地址。
观察下图中的探测响应帧内容,你会发现其包含的字段和信息元素与信标帧(Beacon frame)高度相似。由于字段数量较多,具体差异可能不易察觉,但仍存在区别:
探测响应帧
不包含以下字段和元素:
- 流量指示映射(TIM)字段
- QoS能力(QoS Capability)元素
- AP信道报告(AP Channel Report)元素
- FMS描述符(FMS Descriptor)元素
- HCCA TXOP更新计数(HCCA TXOP Update Count)元素
如果探测站点明确请求了特定元素,探测响应帧会包含
请求元素(Requested element)。

认证帧(Authentication Frame)
认证帧(Authentication Frame)可能会与用户身份认证混淆,但它实际上是
开放系统认证方法(Open System authentication method)的组成部分,作用于站点(STA)之间的链路层。如前一章所述,该过程中会交换两条认证消息。
在初始状态下,站点既未通过认证,也未关联到基本服务集(BSS)。
站点会生成两条认证帧中的第一条。该帧的源地址(SA)和发送地址(TA)字段均为站点的MAC地址,目标地址(DA)和接收地址(RA)字段则为目标BSSID。此消息用于向接入点(AP)发起认证请求。
接收请求的接入点会以单播认证帧响应,其目标地址(DA)和接收地址(RA)字段为发起站点的MAC地址,发送地址(TA)和源地址(SA)字段则为BSSID的MAC地址。第二条消息包含认证结果:
- 若结果为“成功”(successful),则站点通过认证。
- 若结果为“失败”(unsuccessful),站点需重新尝试认证或切换至其他接入点。



关联帧(Association Frame)
站点通过接入点认证后,会继续向接入点发送
单播关联请求帧(Association Request frame)。该管理帧以支持的最高最低数据速率传输,其目标地址(DA)和接收地址(RA)字段设为BSSID,源地址(SA)和发送地址(TA)字段则为站点的MAC地址。
在故障排查时,
捕获位置(capture location)至关重要。若接入点未收到关联请求帧,需将捕获位置移至发送站点,以验证关联请求是否已发出。
接收请求的接入点会先以
确认帧(Acknowledgement frame)响应,随后发送包含状态码的关联响应帧(Association Response frame)。若状态码为“成功”,站点将获得BSS的
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
HT(High Throughput)或VHT(Very High Throughput)站点通过在关联请求/响应帧中声明**HT/VHT能力元素(HT/VHT Capabilities element)**来表明自身类型。该元素也存在于信标帧(Beacon frame)和重新关联帧(Reassociation frame)中。


关联响应帧与关联请求帧(Association Request frame)高度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包含
状态码字段(Status Code field)和关联标识符(Association ID, AID)元素。AID由接入点(AP)分配给站点(STA)。
状态码字段用于指示关联是否成功。若关联失败,该字段会包含
失败原因代码(failure cause code),可能由参数不兼容(incompatibility)等原因导致。
评论记录:
回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