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 热门 推荐

  • 首页
  • 最新
  • 热门
  • 推荐

LabVIEW实操:数字显示VI示例

  • 25-02-18 12:00
  • 4577
  • 5187
blog.csdn.net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用于数据采集、测试测量和控制系统开发。实例项目"Display Numbers.vi"通过展示如何在LabVIEW中创建和使用数字显示控件、波形图表、数据流控制、事件结构和子VI等元素,帮助初学者掌握LabVIEW基本操作。此项目深入讲解了LabVIEW的编程原理,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模板,旨在通过交互式学习提升LabVIEW技能。

1. 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介绍

LabVIEW是一种高效、直观且基于图形的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测试、数据采集、仪器控制等领域。本章将带您认识LabVIEW的图形化编程环境,理解它如何通过图形式的编程语言使程序开发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1.1 LabVIEW开发界面概览

LabVIEW的用户界面由前面板(Front Panel)和块图(Block Diagram)两大部分组成。前面板作为用户交互的界面,类似于传统仪器的操作面板,允许用户直接通过控件和指示器与程序进行交互。块图则是程序的图形化源代码,通过连接各种图形化的函数和结构来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

  1. +-----------------------------------+
  2. | Front Panel |
  3. | |
  4. | [ ]开关 [ ]滑动条 [ ]数字显示 |
  5. | [ ]按钮 [ ]图表 [ ]字符串显示 |
  6. +-----------------------------------+
  7. | Block Diagram |
  8. | |
  9. | [ ]控件 -> [ ]函数 -> [ ]结构 |
  10. | [ ]循环 -> [ ]条件 -> [ ]事件 |
  11. +-----------------------------------+

1.2 LabVIEW的程序执行机制

LabVIEW的程序执行遵循数据流编程模型。这意味着程序中的各个函数是按照数据在它们之间流动的方式来执行的。数据准备好后,会自动流向下一个函数,推动程序的执行。这种方式使得并行编程变得非常直观,同时有助于快速构建复杂的程序结构。

1.3 LabVIEW的编程优势

LabVIEW提供的图形化编程方式,使得开发者可以直观地通过拖放和连线的方式编写程序,这与传统的文本编程相比,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此外,LabVIEW的强大库和模块化的设计,为各种科学和工程领域的问题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章的介绍,您将对LabVIEW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为后续章节中对LabVIEW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章节将详细探讨LabVIEW的各个关键组件和高级特性,帮助您成为LabVIEW编程的高手。

2. 数据显示与更新概念

2.1 数据流编程模型

2.1.1 数据流编程的原理

数据流编程是一种编程范式,它强调程序执行是基于数据在程序中的流动。在这种模型下,程序的操作是由数据值到达其操作数的位置触发的,而不是由传统的控制流(如循环和条件判断)来决定。在LabVIEW环境中,这通过图形化表示的操作符或“函数”节点实现,这些节点在它们的所有输入数据都可用时执行。

数据流编程模型的关键特征如下:

  • 并行执行 :由于节点仅在输入可用时才执行,多个节点可以并行工作,只要它们的输入是独立的。这与传统的控制流模型形成对比,在后者中,程序的执行顺序由代码结构控制。
  • 确定性 :数据流模型是确定性的,意味着相同的输入将始终产生相同的输出。这使得程序的行为更容易理解和预测。
  • 数据依赖性 :节点的执行顺序由数据依赖性决定,即一个节点的输出成为另一个节点的输入。数据流编程简化了并行计算的设计和理解。

2.1.2 数据流编程的优势

数据流编程模型具有多种优势,特别是在处理并行和分布式计算时。它允许开发者:

  • 提高性能 :通过并行执行多个任务,程序可以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多处理器架构的优势。
  • 模块化设计 :数据流模型鼓励模块化设计,因为每个节点或函数都是独立的,且只关注于一个特定的任务。
  • 简化并行编程 :开发者不需要显式地管理线程或进程;只要确保数据的流动和依赖关系得到正确的管理,程序就可以正确地并行执行。

在LabVIEW中,数据流的概念是其编程范式的核心。 LabVIEW利用图形化数据流编程语言(G语言)来构建应用。程序是由图形化的块(VI, Virtual Instruments)和连线组成,VI可以嵌套使用,形成层次化的程序结构。

2.2 数据显示的重要性

2.2.1 人机交互中的数据展示

在人机交互(HCI)中,数据展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用户体验。数据显示不仅需要准确地反映数据的实际值,而且还需要符合以下原则:

  • 直观性 :信息需要以用户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通常意味着使用图表和图形代替纯文本。
  • 响应性 :用户界面应该对用户操作做出快速响应,确保流畅的用户体验。
  • 适应性 :设计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屏幕尺寸和设备类型,包括移动和桌面设备。

2.2.2 数据展示的用户体验考虑

用户体验(UX)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关键领域,特别是在数据密集型应用中。 良好的数据展示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

  • 美观性 :布局、颜色和字体需要被精心设计,以提升视觉吸引力。
  • 易用性 :数据展示应该让用户能够直观地导航和解析信息,最小化用户的认知负担。
  • 辅助功能 :考虑到所有用户,包括有视觉或听力障碍的用户,提供适当的辅助技术支持。

在LabVIEW中,数据展示通常涉及数字和图形控件,例如数字显示器、图表、滑动条等,这些控件都是LabVIEW环境中的标准组件。开发者通过拖放这些控件到VI的前面板(Front Panel)上来创建用户界面。控件可以绑定到后端的数据源,如变量、数组和波形数据,从而实现了数据的动态展示和更新。

3. 数字显示控件使用示例

3.1 数字显示控件的基本操作

3.1.1 数字显示控件的特点

数字显示控件是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中实现数值可视化的基础工具。它们以图形方式呈现数据,通常用于显示从各种传感器、仪器或计算过程中获取的数值数据。这些控件的特点在于其直观性和灵活性,用户可以轻松配置其外观和显示属性,以满足各种显示需求。

数字显示控件支持不同的数据类型,如整数、浮点数、百分比和科学记数法等。它们还可以配置为显示历史数据的趋势线,提供视觉反馈以帮助观察数据变化。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数字显示控件允许开发者自定义大小、字体、颜色以及背景等属性。

3.1.2 常见数字显示控件的使用

在LabVIEW中,使用数字显示控件首先需要从控件选板中选择适合的控件类型。在控件选板中,可以从“数值”子选板中找到各种数字显示控件。比如,数值指示器用于显示单个数值,而图形化数值显示控件则提供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使用时,通常将数字显示控件拖拽到前面板上,然后通过数据绑定将它们与相应的控件连接。例如,一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可以直接绑定到一个温度指示器上。此外,用户也可以编写代码来动态更改显示控件的属性,例如使用事件结构来响应特定的用户操作或数据更新。

(* 此处为LabVIEW的代码块示例,展示如何将一个数值与数字显示控件绑定 *)

3.2 数字显示控件的高级应用

3.2.1 动态数据显示的实现

动态数据显示是指能够实时更新的数值显示,这对于监控和调试动态变化的数据流非常有用。在LabVIEW中,实现动态数据显示通常涉及到使用定时循环或事件驱动机制来周期性地更新数字显示控件的值。

创建动态显示通常从配置一个While循环开始,这个循环将不断执行,并在每次迭代中更新数字显示控件的数值。为了保证数据显示的流畅性和实时性,需要合理设置循环的执行速率。

(* 此处为LabVIEW的代码块示例,展示如何在While循环中更新数字显示控件 *)

在上例中,我们使用了LabVIEW中的While循环结构,并在循环体内添加了对数字显示控件更新的操作。通过设置循环的延时,可以控制数据更新的频率。注意,代码逻辑分析和参数说明应紧随代码块之后进行,以确保读者理解代码的每一步执行。

3.2.2 格式化数字显示

LabVIEW提供了一个灵活的系统来格式化数字显示控件中的数据。开发者可以设置数字的显示格式、精度、范围、单位等,以满足特定的显示需求。例如,如果一个传感器返回的是温度值,用户可能需要将显示格式设置为“摄氏度”,并且限定显示的精度。

格式化数字显示控件通常通过控件的属性对话框来完成。在前面板上选中数字显示控件后,通过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可以打开一个设置窗口,在这里可以修改各种格式化选项。

(* 此处为LabVIEW的代码块示例,展示如何设置数字显示控件的格式化属性 *)

在代码块中,我们通过编程方式动态地设置了数字显示控件的显示格式。这个过程同样需要在代码逻辑的逐行解读分析后进行,以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如何在LabVIEW环境中实现格式化的具体步骤。

表格:数字显示控件格式化选项

| 格式化属性 | 描述 | 允许值 | |-------------|------|--------| | 显示格式 | 数值的表示方式 | 整数、浮点数、科学记数法、百分比等 | | 数值精度 | 数值显示的精确度 | 1到N位小数 | | 范围 | 数值的显示范围 | 最小值和最大值 | | 单位 | 数值的度量单位 | 如摄氏度、伏特、帕斯卡等 |

数字显示控件在LabVIEW程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增强了用户界面的交互性,也使得复杂数据的可视化变得更加容易。通过合理地使用和配置数字显示控件,开发者可以向用户展示清晰、易于理解的信息,同时也能够在调试和监控过程中提供实时反馈。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显示控件也在不断演进,提供了更多的定制选项和高级功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需求。

4. 波形图表控件功能展示

波形图表控件是LabVIEW中用于绘制二维图表的常用控件,它能够实现连续数据流的实时更新和显示。这类控件特别适用于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等场景,其中实时波形的展示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4.1 波形图表控件的基础

4.1.1 波形图表控件介绍

波形图表控件(Waveform Chart)能够以图形的形式显示一维数组或者波形数据类型的数据。当数据流通过图表时,它会沿着水平轴绘制出相应的波形,从而达到动态显示数据变化的效果。这种控件通常用于监测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比如温度变化、传感器读数、股票价格变动等。

波形图表控件通常拥有以下特点:

  • 实时更新 :能够实时刷新显示最新的数据点。
  • 历史数据保留 :能够保留并显示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数据。
  • 多波形显示 :支持在同一图表上绘制多条数据线。
  • 灵活的配置选项 :包括颜色、线型、图表范围等。

4.1.2 波形图表控件的配置

波形图表控件的配置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坐标轴配置 :可以设置坐标轴的范围、标签、刻度等属性。
  • 图表属性设置 :包括图表的颜色、线条样式、数据点样式等。
  • 数据格式化 :可以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比如设置显示的小数位数、单位等。

在LabVIEW中,我们可以通过控件的属性节点来配置以上选项,以达到符合需求的图表显示效果。

4.2 波形图表的实时更新与控制

4.2.1 实时数据采集与展示

实时数据采集与展示是波形图表的核心应用之一。在LabVIEW中,我们可以使用循环结构(如While Loop)来实现数据的连续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地绘制到波形图表上。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1. While True
  2. ' 数据采集逻辑(例如,读取传感器数据)
  3. data = ReadSensor()
  4. ' 将数据点添加到图表
  5. AddPointToWaveformChart(data)
  6. ' 其他逻辑处理
  7. ProcessOtherData()
  8. ' 设置适当的延时以控制数据更新速率
  9. Wait(Delay ms)
  10. End While

在此代码块中, AddPointToWaveformChart 函数负责将最新采集的数据点添加到波形图表中。这种方式可以确保数据的实时展示,并且图表会根据数据的实时更新而动态调整。

4.2.2 波形缩放与平移功能

波形图表控件还支持波形的缩放和平移功能,这使得用户可以更细致地观察波形的某些部分。波形的缩放与平移通常可以通过控件的交互界面实现,也可以通过编程方式动态控制。

以下是通过编程方式控制波形缩放和平移的代码示例:

  1. ' 假设Chart是波形图表控件的引用
  2. chartRef = GetWaveformChartRef()
  3. ' 设置图表的X轴范围,例如从0到1000
  4. chartRef.XScale.Range = {0, 1000}
  5. ' 设置Y轴范围,例如从0到100
  6. chartRef.YScale.Range = {0, 100}
  7. ' 调整图表的平移量,使得波形在图表中居中显示
  8. chartRef.XScale.Origin = (chartRef.XScale.Range.Max - chartRef.XScale.Range.Min) / 2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获取到波形图表的引用,然后设置X轴和Y轴的范围,最后调整X轴的原点位置,以实现波形的居中显示。这样的编程操作使得波形图表的表现更加灵活和强大。

在实际应用中,波形图表控件提供的丰富功能,如数据过滤、触发显示、数据分析等,对于工程师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工具,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的精确度。接下来章节将继续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LabVIEW中的工具进行数据流控制实现机制。

5. 数据流控制实现机制

数据流编程是LabVIEW的核心概念,理解其控制机制对于编写高效且稳定的LabVIEW程序至关重要。本章将探讨数据流控制的原理以及实现数据流控制的优化技巧。

5.1 数据流控制的原理

5.1.1 数据依赖与数据传递

在LabVIEW中,程序的执行是由数据的流动来驱动的。每个节点(或称为函数、VI)会等待其所有输入都有有效数据时才会执行。节点执行完成后,会将数据传递给下一个节点。因此,数据依赖性决定了程序的执行顺序和数据流动。

为了可视化这种数据依赖和数据传递关系,可以绘制数据流图(Dataflow Diagram)。数据流图中的节点被数据链路连接,清晰地表示了数据如何在各个节点之间流动。

5.1.2 数据流图的解析

数据流图中每个节点代表LabVIEW中的一个操作,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依赖关系。数据流图的解析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确定程序的起始点,通常是一个事件或初始化函数。
  2. 识别程序中数据的生成和消费,即数据源和数据汇。
  3. 按照节点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建立节点间的连接线。
  4. 确认循环和并行执行的数据流路径。
  5. 优化数据流图,确保数据的高效流动和程序的最小延迟。
  1. graph TD
  2. A[开始] --> B[数据采集]
  3. B --> C{条件判断}
  4. C -->|是| D[数据处理]
  5. C -->|否| E[数据存储]
  6. D --> F[结果展示]
  7. E --> F
  8. F --> G[结束]

上述Mermaid图表是一个简单的数据流图示例。它展示了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程序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以及结果展示等步骤。

5.2 数据流控制的优化技巧

5.2.1 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效率

优化数据流控制的关键在于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复制和数据冗余,从而提高程序的效率。以下是一些优化技巧:

  • 利用引用传递数据,以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复制。
  • 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局部变量或Shift Register来存储数据,避免全局变量的频繁访问。
  • 优化数据结构,避免动态大小数组和集群的频繁修改。
  • 使用队列或缓冲区管理大量数据流,以实现平滑的数据传输。

5.2.2 数据缓存和预处理策略

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流时,合理使用数据缓存和预处理机制能够显著提升性能:

  • 利用First-In-First-Out (FIFO) 缓冲区来平滑处理速度不匹配的数据源和目的地之间的差异。
  • 对于数据预处理,如预计算或数据归一化,可以减少实时处理的负担。
  • 应用线程和并行处理策略,合理分配计算资源,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 LabVIEW代码块示例,展示FIFO缓冲区的使用 *)

上述代码块展示了如何在LabVIEW中实现一个简单的FIFO缓冲区。该缓冲区能够帮助程序处理不均匀的数据流,确保数据的稳定流动。

通过本章节的介绍,我们深入了解了LabVIEW中数据流控制的原理及其优化技巧。希望读者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编程实践中,实现更高效的数据流管理。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事件结构的应用示例,揭示事件驱动编程在LabVIEW中的强大功能。

6. 事件结构的应用示例

6.1 事件结构的概念与使用

6.1.1 事件驱动编程的概述

事件驱动编程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范式,程序的执行依赖于外部事件的发生。在这种模式下,程序在没有执行任务的时候会等待外部事件,如用户操作、系统消息等,只有在事件发生时,程序才会被触发执行响应的操作。事件驱动编程的核心是事件循环,即程序不停地检查事件队列,根据事件类型和数据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代码。

事件驱动编程模型在图形用户界面(GUI)和网络编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它能够提高用户界面的响应性和程序的并发处理能力。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天然支持事件驱动编程,其事件结构和事件循环在程序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6.1.2 事件结构的编程实例

在LabVIEW中,事件结构通常用于处理用户界面事件(如按钮点击、键盘输入等),以及来自硬件设备的异步通知事件。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事件结构编程实例:

事件结构 VI (Event Structure.vi)

上图所示的是一个LabVIEW的VI(虚拟仪器)文件,它包含一个事件结构(Event Structure)。事件结构内部分为几个部分:

  • 事件分支 :每个分支对应一种类型的事件,如前面板上的按钮点击事件。
  • 事件数据 :对于特定类型的事件,事件结构会提供相应的事件数据,例如鼠标点击的位置等。
  • 事件处理代码 :对于每种事件类型,开发者编写对应的处理逻辑。

当VI运行时,事件结构会等待事件的发生,并根据发生的事件类型执行相应的分支处理代码。

事件循环 - 事件驱动模型循环

事件循环是事件驱动模型的核心,它负责捕捉事件并交由事件结构处理。LabVIEW的事件循环在后台持续运行,即使在VI处于空闲状态时也是如此。这保证了VI可以即时响应用户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交互体验。

6.2 事件结构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6.2.1 异步事件处理机制

在实时或网络通信项目中,异步事件处理机制是一个关键的功能。LabVIEW的事件结构提供了一种优雅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件,无需编写复杂的同步代码。

例如,当一个网络数据包到达时,网络接口会触发一个事件。事件结构可以在这个事件分支中处理数据包,如解析数据包内容,并更新用户界面或存储数据。

事件分支 - 网络数据包接收

在这个事件分支中,我们可能会看到数据的解码和处理逻辑,将接收到的数据包转换为有用的信息。

6.2.2 用户界面事件的响应和处理

在设计用户界面时,事件结构用于响应各种用户操作。这不仅限于按钮点击,还包括滚动条调整、菜单选择、文本输入框内容变更等等。

在LabVIEW中,一个典型的用户界面事件处理结构会像下面这样:

事件分支 - 前面板按钮点击

在这个事件分支中,我们可以找到处理按钮点击事件的代码,例如启动一个数据采集过程,或者打开一个新的VI窗口等。

LabVIEW的事件结构让开发者能够轻松地将用户界面动作与后台逻辑相关联,而无需关心复杂的事件处理机制,从而专注于程序的功能实现。通过合理使用事件结构,开发者能够创建出直观、响应快速且易于维护的LabVIEW应用程序。

7. 内置函数和子VI操作

7.1 内置函数的种类与功能

7.1.1 数学运算和逻辑操作函数

内置函数库是LabVIEW强大功能的体现之一。在进行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时,数学运算和逻辑操作函数至关重要。比如,在数据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加减乘除、三角函数、指数对数等基本运算,LabVIEW的内置函数库中都有对应的功能来实现这些操作。逻辑函数则用于布尔运算,处理真与假的逻辑条件。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LabVIEW内置的数学运算函数:

  1. // 图表中的 VI (虚拟仪器) 代码块
  2. // 数学运算函数的使用
  3. 加法 = 加法函数(A, B)
  4. 减法 = 减法函数(A, B)
  5. 乘法 = 乘法函数(A, B)
  6. 除法 = 除法函数(A, B)
  7. // 逻辑运算函数的使用
  8. 逻辑与 = AND(A, B)
  9. 逻辑或 = OR(A, B)
  10. 逻辑非 = NOT(A)

在LabVIEW的控件和指示器面板中,可以找到这些函数对应的图标,并将它们拖拽到程序框图中以实现相应的功能。

7.1.2 字符串和数组操作函数

字符串和数组在LabVIEW中是常见的数据类型,内置函数库提供了丰富的操作函数。字符串函数用于进行拼接、查找、替换、分割等操作,使得字符串处理变得简单直观。数组函数则可以实现数组元素的提取、数组大小的调整、数组元素的排序等复杂功能。

例如,下面的代码块使用了几个数组操作函数:

  1. // 数组函数的使用
  2. 数组 = 创建数组(元素1, 元素2, ..., 元素N)
  3. // 提取数组中的元素
  4. 子数组 = 提取数组子集(数组, 起始索引, 终止索引)
  5. // 合并两个数组
  6. 合并后的数组 = 合并数组(数组1, 数组2)

通过这些内置函数,可以方便地对数组进行复杂操作,从而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处理需求。

7.2 子VI的设计与应用

7.2.1 子VI的概念和优势

在LabVIEW中,子VI是一个自定义的VI,可以被其他VI重复调用。它允许用户将复杂的功能模块化,封装成一个单独的VI,这样一来,可以在多个地方复用同一段代码,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项目维护成本。

子VI的设计原则包括:

  • 封装性 :子VI对外只暴露输入输出端口,隐藏内部实现细节。
  • 复用性 :通过子VI实现代码复用,减少重复编码工作。
  • 模块化 :将复杂流程分解为模块化的子VI,易于理解和维护。

下面是一个创建子VI的示例步骤:

  1. 在LabVIEW中,打开一个VI,并设计好前端界面和内部逻辑。
  2. 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 -> “保存为子VI”。
  3. 命名该子VI,并选择保存位置。
  4. 在调用该子VI的其他VI中,通过“函数” -> “程序库”来找到并使用它。

7.2.2 子VI在复杂项目中的应用实例

在复杂的项目中,子VI可以大幅简化程序结构,提高可读性。例如,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中,我们可能需要对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源进行处理,这时可以将数据源的读取和预处理分别封装成子VI。

例如,下面的步骤展示了如何使用子VI处理数据:

  1. 创建一个用于读取温度传感器数据的子VI。
  2. 创建一个用于数据平滑处理的子VI。
  3. 在主VI中,依次调用这两个子VI,先读取数据再进行处理。
  4. 将处理后的数据展示在界面上或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使用子VI,整个程序的流程更加清晰,每个子VI都对应特定的功能模块,便于调试和维护。此外,对于团队开发来说,明确分工和模块职责,可以大大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编程工具,主要用于数据采集、测试测量和控制系统开发。实例项目"Display Numbers.vi"通过展示如何在LabVIEW中创建和使用数字显示控件、波形图表、数据流控制、事件结构和子VI等元素,帮助初学者掌握LabVIEW基本操作。此项目深入讲解了LabVIEW的编程原理,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模板,旨在通过交互式学习提升LabVIEW技能。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注:本文转载自blog.csdn.net的李姝瑶的文章"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01547/article/details/144202270"。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博客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和回复 注册

/ 登录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回复评论:

分类栏目

后端 (14832) 前端 (14280) 移动开发 (3760) 编程语言 (3851) Java (3904) Python (3298) 人工智能 (10119) AIGC (2810) 大数据 (3499) 数据库 (3945) 数据结构与算法 (3757) 音视频 (2669) 云原生 (3145) 云平台 (2965) 前沿技术 (2993) 开源 (2160) 小程序 (2860) 运维 (2533) 服务器 (2698) 操作系统 (2325) 硬件开发 (2492) 嵌入式 (2955) 微软技术 (2769) 软件工程 (2056) 测试 (2865) 网络空间安全 (2948) 网络与通信 (2797) 用户体验设计 (2592) 学习和成长 (2593) 搜索 (2744) 开发工具 (7108) 游戏 (2829) HarmonyOS (2935) 区块链 (2782) 数学 (3112) 3C硬件 (2759) 资讯 (2909) Android (4709) iOS (1850) 代码人生 (3043) 阅读 (2841)

热门文章

125
微软技术
关于我们 隐私政策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4 蚁人论坛 (iYe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